配资公司100强
政策引领下的税务师行业智能化转型
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,人工智能(AI)已成为推动各行业变革与进步的关键力量。税务师行业作为涉税专业服务的重要领域,正面临着人工智能带来的深刻影响与变革。
为适应这一趋势,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发布《关于推进税务师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指导意见》),旨在引领税务师行业科学、合理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,实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。
行业服务模式或将发生变革
人工智能技术展现出强大的赋能效应,重构着生产要素的配置方式,推动企业经营模式与组织形态发生深刻变革。《指导意见》的出台,就是要探索切实可行的应用场景,开发优质服务产品,打造税务师行业数智化转型的科技平台,提升行业的整体数智化、专业化、现代化水平,增强行业核心竞争力,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,服务于税收征管和市场主体。
三策(重庆)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、税务师王萍在接受《中国会计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猛、加速迭代,既具有尖端科技属性,更具备赋能千行百业的巨大潜能,亟需拓展应用场景以推动更高水平的应用。
“《指导意见》的出台,基于深刻的时代背景和行业发展需求,体现行业协会对技术变革的前瞻把握和行业转型的战略引导,是响应国家‘人工智能+’行动、顺应全球智能化趋势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。”王萍说,政策结合税务师行业AI应用现状和实践,凝聚16个典型场景,其意义在于通过政策引导推进行业数智化转型;提升税务风险防控能力,做到企业合规经营;破解中小事务所技术瓶颈,实现普惠发展;探索AI伦理与安全治理;构建人机协同、高效安全的新行业生态。
重庆云票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人工智能训练师程元元告诉记者,AI作为战略性通用技术,正深刻变革企业经营模式和组织形态,税务部门全面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,AI技术正加速融入企业财税管理实务。《指导意见》提出的16个典型智能化场景,覆盖基础操作、专业计算、决策支撑、知识服务等领域,为重复性、专业性工作提供AI提效路径,要求税务师转变现有工作方式。
“我们重点关注政策如何通过‘技术普惠+场景深耕’双轮驱动破解转型痛点。”程元元说,既引导头部机构开放AI工具,降低中小所技术门槛,避免“数字鸿沟”加剧分化,又明确16个高价值应用场景(如智能审计、跨境税务合规),推动技术从“炫技式创新”转向解决实际业务痛点,实现行业整体效能跃升与税收安全可控的平衡。
王萍认为,《指导意见》的出台将对税务师行业产生深远影响。第一,行业服务模式将发生根本性变革,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将大幅提升基础性工作的自动化水平,如纳税申报、发票审核等重复性工作将由AI系统高效完成,使税务师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高附加值的战略咨询、税收合规计划等服务中。第二,行业竞争格局将重塑,技术能力成为新的竞争维度,头部机构凭借资源优势可能率先实现智能化转型,而中小所需依托行业协会提供的普惠性技术平台避免掉队,行业或将出现“技术分层”现象。第三,从业人员能力要求将显著提升,单纯的税务专业知识已不够用,掌握AI工具应用能力、数据分析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将成为行业新需求。“此外,行业风险管控能力将增强,AI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功能有助于提前识别税务风险,提高服务质量和合规水平。”王萍说。
对此程元元深有同感:“总体来看,这一政策将推动税务师行业人机结合、人技结合的转变,加速行业洗牌,最终实现服务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整体跃升。”
程元元说,但政策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挑战。数据安全与隐私问题凸显,如人工智能系统存在安全漏洞,可能导致客户数据泄露,造成损失。并且,因人工智能依赖历史数据训练,可能滞后于政策调整或忽视地方特殊性,给出错误政策匹配结果。当出现税务问题或决策失误时,难以界定是人工智能系统还是税务师的责任。这也倒逼行业加快转型升级,传统基础业务易被人工智能取代,促使税务师深耕跨境税务、并购重组等需深度专业判断的领域,提供难以被替代的解决方案。
行业迎来机遇与挑战
为贯彻落实该政策,税务师行业及事务所可从多方面发力。在王萍看来,在行业层面,中税协及地方税协应搭建人工智能技术交流合作平台,整合科技企业、科研机构资源,开发适配行业的基础应用工具,降低中小事务所技术应用门槛。同时,组织专项培训,培养既懂税务又通AI的复合型人才,推动行业形成“AI+专业”的服务共识。
“在事务所层面,头部机构可发挥技术优势,探索土地增值税清算、跨境税务等场景的AI应用模型,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向行业推广。”王萍说,中小事务所可借助共享平台引入成熟工具,优先在发票处理、申报复核等基础环节实现智能化。需建立“人工复核+动态校准”机制,定期审查AI模型的政策适配性,防范数据安全风险与责任界定争议。
此外,事务所应重构业务体系,将AI赋能的高效服务与高端咨询结合,开发税务风险预警、战略税务规划等增值服务。王萍认为,税务师需主动提升AI工具运用能力,在人机协同中聚焦专业判断与复杂问题解决,真正实现政策落地见效。
在人工智能时代,税务师的知识与技能结构需要进行全面重塑。除了扎实掌握传统的税务专业知识,如税收法规、税务筹划、税务会计等,还必须融入人工智能相关基础知识。
在王萍看来,该政策对税务师从业人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职业定位、能力要求和职业发展三个方面。第一,从业人员的职业角色将发生显著转变,基础性、重复性的税务处理工作将逐步被AI系统取代,税务师需要向“税务顾问+AI管理者”的复合角色转型,更侧重于策略性咨询、复杂案例研判和客户关系管理等高价值工作。
第二,能力结构面临全面升级,除传统税务专业知识外,从业人员需掌握AI工具应用能力(如智能税务系统的操作)、数据分析技能(利用可视化工具解读税务数据)、人机协作能力(指导AI完成专业判断)、跨领域整合(业务—税务—法务)及复杂沟通(税企谈判等)能力。
第三,职业发展路径将呈现双轨化趋势。王萍认为,技术型人才可向“税务科技专家”方向发展,负责AI系统的开发与优化;专业型人才则需深耕细分领域(如跨境税务、并购重组),成为“AI+专业”的复合型人才。值得注意的是,政策实施初期可能带来一定的转型压力,部分适应能力较弱的从业人员面临职业危机,但长期看将提升行业整体专业水准,创造更多高附加值岗位。从业人员需主动拥抱变革,通过持续学习和技术实践,在AI时代重塑职业竞争力。
来源:《中国会计报》8月15日14版配资公司100强
一鼎盈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